首页>行业视点

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四个着力点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日期:2025-01-23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明确指出,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这为新时代背景下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守办刊初心

学术期刊办刊初心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和促进人才成长两方面。近年来,一些学术期刊或陷入“影响因子(转摘率)锦标赛”,或一味追求“名家效应”和显学研究,或在稿源上过度依赖组稿约稿,挤压了本就不太宽裕的学术版面,提高了青年学人和弱势学科“发表难”的程度,引起了学术社群的反思和批评。究其原因,是期刊一些超常规的办刊举措,偏离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初心。对于学术期刊而言,发表名家的文章固然是保险、明智之举,但着眼于学术研究的可持续性和未来发展,挖掘青年学人的潜力则更有长久意义。如果以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考察青年作者在学术期刊的支持下成长为学术研究的骨干、中坚或权威的比例,比例越大,则说明期刊在推动人才成长方面成绩越显著。在当下的语境下,促进人才成长主要集中在扶持青年博士、“青椒”、基础或者弱势学科学者以及来自“双非”院校师生方面,这部分作者数量以及在期刊作者群占比明显或作用突出,充分彰显了学术期刊以人为本的办刊初心。

引领学术创新

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促进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刊载高水平学术成果,引领创新,既是期刊的功能和职责,也是衡量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指标。对于学术期刊来说,展示高水平学术成果,主要体现在不断推进学术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与实践的转化、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不断推进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中国化转化、不断推进中华文化和中国理论的世界性转化5个方面。这既对学术期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赋予策划、组稿、审阅、校对更强的文化使命,要主动从众多的稿件中遴选出体现上述五方面内容的高水平成果予以刊发,其意义在于为学界、学术研究提供一种参考、一种标准或一种纵深,引领学术潮流和学术创新。以《文史哲》为例,其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刊发了一大批高水平论文,引领了学术创新。据悉,自《文史哲》创刊以来,即积极锻造公共学术话题,发起和推动一场又一场学术论战和重大讨论,被学界视为学术研究的风向标。

促进学术交流

学术期刊是公共学术平台,是学术成果传播的重要载体,促进学术交流是期刊的重要功能,也是评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从技术层面看,从纸本时代到网络时代,再到数字化信息时代,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会深刻影响学术交流的方式和效率。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学术期刊和期刊编辑都必须有数字化思维、素质、技能和举措,以应对日益变化的技术革新,进而有效促进学术交流。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学术期刊促进学术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媒体融合、数据库、预印本平台、新型搜索引擎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使学术论文得以更快速度、更广范围、更为便捷地传播交流。还有一些学术期刊通过举办读者会、作者会、选题征集会,或者主办、协办、承办学术会议等方式,打造了数量可观、规模可观、质量上乘的专题专栏、学术社群和品牌会议,构建了积极、健康的学术交流生态,有力地促进了学者间的对话与合作、推动了学科交叉融合。此外,许多外文期刊和中文期刊英文版的创办,将中国最新的研究进展、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传播给全球的学术界,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有效地促进了中外学术交流。

服务“三大体系”建设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任务。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重要力量,学术期刊肩负着传承文化、引领创新、涵育学人的重要使命,在“三大体系”建设中发挥着牵引、评价、传播、服务等功能。首先,学术期刊通过发表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学科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知识支撑。高质量的学术期刊能够展示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成果,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新知识的增长点的形成。其次,学术期刊在学术体系建设中发挥着引领创新的作用。通过灵活的选题策划、栏目主持人和严格的审稿等机制,学术期刊可以筛选出优秀的学术成果,加速学科成果转化,从而推动学术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再次,学术期刊在话语体系建设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术期刊不仅是展示研究成果的窗口,更是传播和推广中国学术话语的重要平台。通过刊发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成果,学术期刊可以增强中国学术界的自信,推动中国特色学术体系和研究范式的创新。同时,学术期刊还可以通过国际交流,将中国的优秀学术成果传播到全球,提升中国在全球学术舞台上的影响力。

总之,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是一种更具公平正义价值导向的新发展模式,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抑或是将来,也无论高水平、权威期刊还是普通期刊,都可以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们只是从一般意义上来理解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很可能会陷入发展的“迷思”或“陷阱”,只有从政策上溯源,再结合学术期刊属性和发展规律,从坚守办刊初心、引领创新、促进学术交流和服务“三大体系”建设四方面予以精准发力,才能取得实效、长效。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