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视点

方言博物馆:增强地域文化情感归属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日期:2024-02-01

“真切塌了”“就哉哇”……作为晋方言的代表,太原方言的词汇极其丰富,语言发音也生动活泼。不久前,由太原市文化馆(太原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创办的太原方言博物馆在太原古县城里正式落户。(1月30日《山西晚报》)

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属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即便在普通话早已成为“官方语言”,并被大力推广的情况下,具有深厚的民间文化土壤的方言仍有其保护和传承的文化价值。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的“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章节中明确提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传承方言文化”。

语言学家刘半农曾说过:方言是一种“地域的神味”。既然方言为地方语言,属于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的生活交际用语,毫无疑问会承载着民众的情感粘连,地方的风俗、文化及艺术都以方言为基础。在乡愁成为一个高频词汇的当下,在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为方言留下一席之地,让听觉上的乡愁能勾连起更多的文化记忆,自然也是当代人的责任和担当。

传承方言,留住文化之根!太原方言博物馆在古县城里落户,不仅是方言保护的重要途径,更是传承方言、打捞乡村的载体。该博物馆展示了太原方言保护成果,通过视频、声音、表演等形式,展示了太原方言的丰富多彩,能让置身于馆内的游客感受到浓浓的乡音,收获妥帖的地域情感体验。而把方言保护融入展现地方活态文化的非遗传承保护中,是一次大胆实践,也是一次有益探索。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底色。当一声声乡音在耳畔响起,很多人的心头都会涌上故乡泥土的芬芳。笔者希望,在保护与传承方言的进程中,更多的地方能够建设方言博物馆,让方言博物馆开启人们听觉上的乡愁记忆,在乡音俚语的亲切感中增强地域文化的情感归属。


打印 关闭